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尊龙接受采访 > 新闻动态 >
1950年那场关键夜渡,解放军如何突破薛岳精心构筑的伯陵防线?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35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1950年4月的海南岛,硝烟弥漫。国民党守军总司令薛岳精心构筑的"伯陵防线",横亘在琼州海峡对岸,号称"固若金汤"。面对这道由海陆空立体防御组成的钢铁防线,解放军将如何实现战略突破?

战前部署:小部队潜渡积累经验

早在那年3月,解放军第40军和第43军就开始了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。通过前期的多次小规模潜渡,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渡海经验,还与岛上的琼崖纵队建立了联系。这些小部队如同尖刀,一次次刺向敌人的防线,让薛岳疲于应对。

3月26日晚,第40军118师352团一个加强营成功潜渡,在琼崖纵队接应下顺利登陆。这次行动证明,即使在敌人严密封锁下,解放军仍能找到突破口。这些成功的潜渡行动,为后续大规模登陆作战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战略抉择:把握天时果断出击

4月初,解放军渡海作战兵团面临重大抉择:是继续小规模渗透,还是发起总攻?兵团司令员邓华召集各军将领反复研讨。考虑到季风转换在即,若错过东北风季节,将被迫推迟作战计划。

4月10日,第15兵团最终下达总攻命令。命令要求各部做好充分准备,待风向、潮汐条件有利时立即起渡。为确保战役突然性,兵团指挥部制定了详尽的佯动计划,意图迷惑敌军。

与此同时,琼崖纵队接到命令,要求他们向北部沿海运动,准备接应主力登陆。这支在岛上坚持斗争23年的革命武装,将成为登陆作战的重要策应力量。

调虎离山:琼崖纵队的精彩佯动

4月15日晚,琼崖纵队第5总队在潘江汉率领下,出其不意地攻占了王五镇。这个位于"伯陵防线"咽喉要地的小镇,对国民党军防御体系至关重要。

薛岳果然中计,立即从防线抽调四个团增援王五镇,同时出动飞机轰炸扫射。琼崖纵队官兵顽强抵抗,成功牵制了大量敌军。这场佯动为解放军主力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"当时敌人以为是我们大军登陆了,"琼崖纵队机要组组长符树森回忆道,"他们调集重兵围攻我们,却不知正中我军调虎离山之计。"

惊涛夜渡:木船对抗钢铁舰队

4月16日,期待已久的东北风终于到来。当晚7时30分,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,300多艘木帆船同时扬帆起航。这支由渔民船只组成的特殊舰队,承载着解放海南的希望。

很快,国民党海空军发现了渡海船队。敌舰炮火轰鸣,敌机俯冲扫射,海面上水柱冲天。解放军护航大队的20艘改装土炮艇奋勇出击,与敌军舰艇展开近战。

"我们的土炮艇虽然简陋,但战士们毫不畏惧,"参战老兵回忆道,"就算船被打沉了,也要游过去战斗。"这种大无畏的精神,让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海军措手不及。

强行登陆:血战滩头打开突破口

经过一夜激战,4月17日拂晓,第40军在韩先楚指挥下于临高角一带登陆;第43军在龙书金率领下于玉包港附近抢滩。战士们跳下船只,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滩头。

登陆过程异常惨烈。许多战士在涉水时中弹倒下,鲜血染红了海水。但后续部队前赴后继,终于突破敌军防线。琼崖纵队接应部队及时赶到,与登陆主力胜利会师。"当时海滩上到处都是欢呼声,"一位亲历者回忆道,"我们终于跨过了这道天堑,薛岳的防线被撕开了口子。"

乘胜追击:扩大战果解放全岛

登陆成功后,邓华立即命令部队扩大滩头阵地,同时向纵深发展。第40军迅速攻占临高县城,第43军则向东推进。两军形成钳形攻势,让国民党军首尾难顾。

4月19日,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发来贺电,称赞渡海部队创造了"木船打军舰"的奇迹。此时,解放军已控制琼西北沿岸各要点,薛岳精心构筑的"伯陵防线"土崩瓦解。

在随后战斗中,解放军势如破竹。4月30日,三亚解放;5月1日,海南全岛宣告解放。这场跨越天堑的战役,以解放军的完胜告终。

海南岛战役的胜利,是解放军战史上的一次奇迹。在没有海军支援的情况下,依靠木帆船突破敌军立体防线,展现了指挥员的智慧和战士们的勇气。

#图文打卡计划#



Powered by 尊龙接受采访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